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

seo三人行 > SEO优化 > SEO白帽 > 正文

揭秘黑客暗战:黑帽、白帽、灰帽背后隐秘世界

网络整理:09-05 点击提交给百度收录

  QQ号、信用卡密码、企业核心数据库,在地下黑色产业链上,互联网上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黑帽子黑客牟利的工具。处于防御姿态的白帽子黑客在与黑帽子黑客的较量中,赢一次不能算赢,输一次就永远输了。

  “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被黑过,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被黑过,还有一种是不承认自己被黑过。”

  一位穿着灰衬衣黑长裤的年轻人在发表演讲。他中等个头、精瘦,略显紧张地单手插在口袋里。台下黑压压地坐着三百多人,大多是来自各地的黑客。听众们只知道这位年轻人的网名叫“猪猪侠”,他的身份是乌云社区的头号白帽子黑客。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称呼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角色—以网络信息牟利的恶棍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英雄。这种说法缘于美国早期西部片以白帽和黑帽区分正邪双方。

  这是在2014年9月12日乌云首届安全峰会上。峰会的主办者是国内著名第三方安全漏洞平台乌云网。乌云网由原百度安全专家方小顿在2010年创建,逐渐成为白帽子黑客的聚集地。他们相当于互联网的“啄木鸟”,随时监测各家网站漏洞,发出警告。

  “后来我又想到第四种,就是正在被黑。”“猪猪侠”继续用他的南方口音说道。他并非危言耸听,在讲台的另一侧,一个针对现场听众手机的攻击正在进行—至少有3个人的银行卡余额、1个人的股票买卖等隐私信息出现在大会投影屏幕上。

  在由信息流构成的网络世界中,这样的攻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人们越离不开互联网,就越是身处险境。

  在黑客诞生那会儿,其实世界不是这个样子。“黑客(Hacker)”一词原指用斧头砍柴的工人,1960年代这个词汇才被引入计算机圈。据《黑客:电脑时代的英雄》一书记载,这个群体起源于1950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一群学生认为,信息都是应该公开的,可以被平等地获取。于是,他们闯入了当局限制使用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中国的黑客直到1990年代才露面。他们最初多是破解软件、用软盘复制小软件开始,第一次集体行动则颇具时代特色:在印尼排华事件后,向印尼政府网站的信箱中发送垃圾邮件。

  最初的理想主义逐渐被金钱的诱惑所取代。在黑帽子隐身的地下世界中,一条买卖信息的产业链业已形成,并给黑帽子们带来了巨大利益。乌云创始人方小顿曾在接受采访时称,可能一个并不起眼的黑客,某一天你就会发现他住上了好房,开起了好车。“目前最强的黑帽子和白帽子的收入差距大概是日薪一万和月薪一万的差距。”

  黑帽子的威胁使网络安全的市场需求激增。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这份专业杂志的一份报告中称,2012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216.40亿元,同比增长20.9%。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网络安全概念的至少达12家,这还不包括在美国上市、最高市值达100亿美元的奇虎360公司(纽交所代码:QIHU)—这家公司自称拥有“东半球最强大的白帽子军团”。

  在隐秘的战场上,白帽子和黑帽子的较量早就开始了。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在一次次过招时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黑白”攻防战

  每一个“信”就像一头牛,剥皮,拆骨,切肉,到了早上7点,只剩一摊血污。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称呼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角色—以网络信息牟利的恶棍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英雄。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在一次次过招时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与想象中的魔法世界不同的是,黑白帽子的对抗常常不发生在同一时间。奇虎360公司攻防实验室副主任林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事前的漏洞挖掘,或是黑帽子在事后留下的犯罪现场。

  根据痕迹顺藤摸瓜修复漏洞,甚至找到攻击者是他们最经常的任务。白帽子同样可能使用攻击手段—在入侵者的网页中植入木马,当其试图操作时,定位入侵者。

  “漏洞”是双方攻防的焦点。所谓漏洞,即在网络系统中可以被利用的缺陷。黑帽子一旦发现漏洞,即可迅速展开攻击。

  以“信封号”(即被盗的QQ号)产业为例。31位曾在微软、百度、麦肯锡工作过的分析师组成了研究团队TOMsInsight,他们在一份报告中描述了销赃的全过程:通过发现漏洞、植入木马或其他攻击手段获得的一组QQ用户名和密码称为一个“信”,一个信封就是一万个(或者一千个)信的集合,拿到这些信息被称为“取信”。

  随后是“洗信”,将号内的Q币、游戏装备转移出售,挑出本身就比较值钱的“靓号”。洗过之后,这些“二手信”变成了推送各种消息的绝佳平台:群发广告、欺诈信息、QQ空间植入广告。最后,被榨净的QQ号还会卖给黑客用来编写密码字典。

  到了第二天天亮,被盗号的用户通常会发现QQ号被盗,从而修改密码或者采取安全保护,让信封中大量的号失效。所以整个销赃的过程都集中在晚上12点至早上7点之间。每一个“信”就像一头牛,剥皮,拆骨,切肉,到了早上7点,只剩一摊血污。

  黑客的攻击,常常是通过入侵网站,植入木马,给广告商做推广引流量;盗取QQ号等有价值的账号信息;在“黑链”中用SEO负面信息实行敲诈;更直接的,通过破解厂商核心数据库,勒索或在网上售卖。企业的核心代码、金融信息和积累的巨量用户数据,这些商业价值巨大的信息也是黑帽子攻击的重点。

  所有人都清楚,没有系统是完美不可破的。大多数安防系统的思路是,提高黑客突破的时间和技术成本,从而迫使攻击者放弃。

  处于防御姿态的白帽子黑客在与黑帽子黑客的较量中,赢一次不能算赢,输一次就永远输了。“猪猪侠”说,“只要被黑一次,只要被黑客带走的信息足够多,下次他依然能够拿那些以往获取到的信息,再次黑进来”。

  在乌云社区,白帽子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搜索漏洞。“猪猪侠”自己制作了扫描器来搜索一切漏洞,比起辛辛苦苦一个个寻找漏洞,他已经实现了自动攻击,在乌云社区Rank值(提交的漏洞评分总和)高居第一。“只需要输入一个域名,用扫描器扫,不费体力。范围现在是全世界。”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由于断了黑帽子的财路,像乌云、奇虎360这样的安防公司也成了黑帽子疯狂攻击的对象。

  “每个月都有好几次,这对于乌云这种规模的网站而言是很不正常的。”乌云联合创始人孟卓说,他在乌云上的ID是“疯狗”,尽管这与他本人的白净形象相去甚远。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也曾险遭暗算。有一次,奇虎360内部信息安全部门发现一个内部IP异常—这是一个访客接入无线网络后,试图暴力破解周鸿祎的密码,以进入360的内网。由于周鸿祎的账号即邮箱地址是公开的,一旦密码被攻破,黑客将获得进入内网的权限,长时间潜伏也难以发现,可能触及的信息将难以想象。

  “我们派出人去跟踪信号,几乎就快要抓到了,最后在一个电梯口跟丢了。”奇虎360的一位内部安全专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件事甚至促使360开始发展无线安全产品,以补齐无线这一块短板。

  白帽子崛起

  在“知乎”上,“如何黑掉知乎”的问题被提出后,他就跟帖贴出了密码库的连接密码和用户数据的信息结构。

  360公司一份内部PPT显示,2008年前,安全公司普遍净利润低,而在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公司里,安全部门又不是产生价值的部门,不受重视。

  近年来,黑帽子地下产业链的兴旺,却在无形中抬高了白帽子的身价,这也成了很多黑客跻身白帽子群体的动力。一批拥有传奇故事的ID转换成实名,出走创业,或者被印在了各大网络公司的员工卡上。

Tags:背后(124)世界(431)揭秘(95)白帽(93)黑客(52)暗战(4)黑帽(49)隐秘(5)灰帽(6)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_SEO三人行——揭秘黑客暗战:黑帽、白帽、灰帽背后隐秘世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